罗伯特克雷,罗伯特克雷格

tamoadmin 比赛比分 2024-09-30 18 0

你是如何评价电影《双子杀手》的呢?

《双子杀手》导演李安,从影28年以来他几乎没有作品失手过,两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也曾拿下金狮与金熊,观众尤其是中国观众在他身上赋予了太多的标签,可能他也是唯一一位担得起“华人之光”美誉的导演。

这部电影在技术上也仍旧有着极强的先驱性,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之后,李安再次推出了一部120帧的电影,再加上4K、3D的顶级配置,《双子杀手》在技术上的探索已经到达了极致。观众走进影院,肯定也希望获得不同于以往的视觉体验。

无论是导演还是技术,《双子杀手》都是当下最顶尖的,自然就要背负着格外大的压力,很多人也必将带着挑剔的眼光来看这部电影。所以在北美试映时,流出的口碑非常不理想,甚至可以说糟糕,于是李安老矣,江郎才尽的论调再度出现。

罗伯特克雷,罗伯特克雷格

影片中虽然有很多有价值的主题,比如对于克隆技术的反思、自我意识的对立等等,但整体并无什么新鲜感。尤其是自己杀自己这件事,在太多的影视作品中已经有过展现。不管是穿越时空隧道,还是采用克隆技术,但故事的脉络还是殊途同归的。

剧本本身也挺拧巴,尤其是养别人的克隆体儿子做儿子,再派他去杀掉本体,这种设定感觉完全不符合逻辑。虽然反派最后在临死前用“陈述理念”强行圆场,但中间的很多细节还是很难说得通,比如派Junior去杀亨利,怎么就敢如此笃定他能杀掉亨利,若是二人有了交流,那多年来的计划势必被戳穿,反派的自负简直到了愚蠢的地步。

这可能也是这个剧本多年来没有被拍出来的原因之一,因为它太平庸了,如果中规中矩的拍出来,可能扔在同类型片子中根本就不会被人注意到。所以李安这次想要让故事焕发活力,势必要加入更多新的元素和思考。

于是我们看到电影中有了挑战父权这条线索,这是非常李安式的情感,也是他多年来一直坚持表达的主题。只不过早年“父亲”三部曲最终是亲子达成和解,而《双子杀手》则是完全推翻了父权,甚至在“弑父”的边缘徘徊,最后反倒是达成了自己与自己的和解。越到晚年的李安,在自己真正做了父亲之后,反倒多了几分叛逆,年轻时的和解可能是某种无可奈何的温柔与屈服,但是在过了知天命之年,他对于父子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这种“科幻动作为皮,亲情伦理为骨”的设计,确实是李安最得心应手的表达。

如果只从预告片有限的镜头上来看,结果是有些堪忧的。特别是当李安仍然是我心中的神的时候。

1 作为科幻动作片,目前预告片呈现的影像水准和当下一流科幻电影还有一定的差距。除非李安说我这不是纯科幻电影。色彩,构图,场面气氛是不错,但是缺乏观众可以直接消费,同时有超过想象的水平。当然没有看到全片,结论改不敢早下。但是一点是肯定的:李安导演绝对不是科幻电影在外形式的探索者。

2 情感冲突的独特性和对观众的侵入性。目前从预告片中还看不出来。也就是说,我看出来这部电影(至少预告片)到底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威尔斯的几句对白似乎告诉了我们什么,但是依然不清晰。

3对于大陆观众,故事的科幻内核不可能成为大多数观众的痛点。还不到时候。观众消费的精神水准还普遍停留在后现代的农民进城阶段,要不就是激进的民族主义宣泄。这两点既不是李安的菜,也不可能被他认同。所以,很可能去看他电影的人还是以好奇和崇拜为主。

4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时代。当时代过去,除非他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否则潮起潮落是真正常。 我盼望李安导演除了在技术层面外,在电影的叙事和情感层面保持他的创作力。如果失败了,也不用惊讶。任何人不是神。卡梅伦,诺兰,维兰钮夫,芬奇……都有离开神坛的一天。

5 我尊敬和敬仰李安导演,同时也保持一个平常心去看待他。这是我们对他最爱的方式。


动作戏非常真实, 剧情老套没的说,当然更多也要考虑到制作的限制,不得不缩小片场规模. 是被威尔史密斯一个人演完了,其他角色成长几乎不可见,几乎都是工具人(甚至沦为灯光师,照明棒扔水里是为了给水底的灯一个合理的解释,实际上亮度过高还是略穿帮)。毕竟是能一个人撑起我是传奇的男人,选他很合理。


谢谢邀请,这部电影还没看呢,对电影本身不好做褒贬的评价。不过可以说一下对现在这种好莱坞电影的一些个人看法。

在今年早些时候传出李安这部新片的消息,当时还是非常期待的,但后来随着影片上映,介绍越来越丰富,感觉这是一部走老路的电影,自己对抗自己也是好莱坞电影的老梗,过去已经有过很多同类题材的影片。欲退休的杀手,也是一个经常听到过的路数。估计很多人和我的感觉差不多,所以票房不如预期的好,也属正常。

但无论如何,李安是我比较喜欢的导演,合适的时候,还是会去看这部电影的。

关于电影《双子杀手》,除了对李安本人的期待,更多的讨论焦点,一直集中在要故事性还是要技术上。传统的电影一秒只有24帧,突然提升到120帧,会是什么样神奇的体验呢?很多人对这一新技术的评价:前所未有、无与伦比。

无论是新技术的变革也好(电影中是克隆人的技术,用来批量制造完美的武装杀戮部队;现实中是,CG电影特效、120帧、4K、3D技术的运用)、年轻一代人对旧时代的“挑衅”也罢(电影中是junior对51的挑战;现实中是,年轻人对旧时代“太老、太旧”的嘲讽),到最后都会走向一个类似的局面,既是“忠于自我”的实现,每个人终其一生不过是想过自己想过的一生。

或许也能够顺带见证下一个电影新世界的开启。不论是运镜、打光还是机位,电影的每个镜头都在观众最舒适的角度,尤其在衔接和转折处,李安会用摄影师一般的镜头语言安抚甚至宽慰观众的心灵。

布达佩斯绚烂的晚霞,柔和鲜艳建筑下飞起的鸽子,大海上游艇划出的痕迹……一部动作片,你能在安静的片刻,静享纪录片一般的美。

由于3D 120帧 数字造人三项高规格技术的加持,《双子杀手》几乎重新定义了“动作”这个词。

关于电影的一切:角色、景框、表演、场景、服化道……似乎都在这个无比清晰的世界里被重新定义。

不夸张地说,《双子杀手》让动作电影从此变得鲜活起来。24帧率下的动作电影,不论是《谍影重重》还是《速度与***》系列,在高速的动作场景中,人物都是模糊的。

尤其是高速追车和战斗场景,你无法清晰地捕捉人物的神态和动作,无法清楚地看到远景和近景,甚至有些打斗也让观众感觉“眼晕”。

但《双子杀手》不同,摄像机360度围着摩托车,加深了空间感,帧率提高,不再需要低速率下拍摄高速镜头,甚至人脸上的皱纹都看得清了。

不仅仅如此,《双子杀手》带来的,还有极致的真实。看过电影的朋友,对故事开场亨利的射杀记忆犹新。在24帧的电影里,子弹出枪的动态和射击效果,是需要特效做出来的,不然根本无法捕捉。但在《双子杀手》中,子弹射入高速行驶列车的玻璃瞬间,我们可以很清楚地捕捉到子弹射入、玻璃花溅起的物理动势,第一次体验高帧摄影带来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