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不同,贵州多是山区,行路困难,雨水多,俗话说天无三日晴,地无三两银,正是所指的贵州了。即然自然条件那么差,人也是这样的啊。而四川人的特点就是特别顾家和牺牲了自己,而顾全大局。
四川人喜欢火锅,比较豪爽,性格温和,首包容的品质成份
北京人和最近因为欠薪和主力球员纷纷离队两大新闻引起了不少球迷关注的目光。首先说欠薪,在足协的高压政策之下,俱乐部和投资人肯定是不愿意冒风险去欠薪的,但是欠薪事件偏偏就发生了,这说明了一点——俱乐部和投资人是真的没有钱了,或者说即使面临足协的重罚,投资人也不愿意继续往俱乐部投钱了。
再说主力球员离队,球员要为生计考虑,在拿不到薪水的情况下离队自寻出路也是一种迫于无奈的选择。客观地说,虽然人和上赛季中超降级,但是朱宝杰、罗歆等球员还是具有中超实力的,这些人离队后,人和的战力必将会大受损失。
与人和目前的处境最像的就是几年前的上海申鑫,申鑫也是由于球员频遭欠薪后纷纷离队,球队骨架不复存在,然后一路从中超滑落到中乙下游,直至寿终正寝,消失在中国职业足球发展的长河之中。
可以预见的是,如果人和不能在新赛季励精图治,加大投入,这支曾经获得足协杯冠军的球队也将会重走申鑫的老路!危机已经到来,如何抉择取决于人和的高层!
首先,有投资人因为热爱而投资足球的,万达时期的大连足球,王健林算是热爱吧。当年退出的时候还流了几滴眼泪呢。
说回北京人和,被爆欠薪,而且核心队员纷纷离队,投资人明显心声退意啊,或者是资金紧张了?
从人和集团戴氏姐弟戴秀丽和戴永革入资球队以来,那时的球队还在陕西西安,是2007年的陕西浐灞时期;2012年南迁贵阳,与茅台还有过合作,胸前赞助广告费最高达5000万元,是当年中超之最;2015年又北迁北京,成为现在的北京人和。
也因此,北京人和常备戏谑为“人和流浪者队”。
戴氏姐弟从黑龙江哈尔滨起家,带着很多神秘色彩,2017年还收购了当时的英冠球队雷丁俱乐部,在足球领域玩得不亦乐乎。
不过,2019赛季降入中甲的北京人和,非但没有加大投入立志冲超,而且是完全相反的路径。有可能,北京人和就是下一个申鑫。
谢谢邀请。北京人和会不会成为下一个上海申鑫取决于北京人和到底有没有真正搞足球的意愿,也取决于北京人和的后续经营情况。中国职业足球中性化冠名是大势所趋,肯定会对中国职业足球产生比较大的影响,甚至会重新洗牌,将来一些俱乐部退出足球是历史必然。
北京人和
是一家老牌俱乐部,投资人也是几经变动。从起源于上海浦东足球俱乐部,历经上海中远汇丽、中远三林、上海永大、西安浐灞国际、宝荣浐灞、贵州人和、北京人和,俱乐部已经迁徙了多次,能坚持到今天可以说是非常不容易。
上赛季北京人和陷入了保级困境,在夏季间歇期也曾经做出过努力,但是并没有保级成功。
降级后的北京人和对球队阵容进行了更新换代,计划在新赛季以青年军征战中甲,恰恰说明了俱乐部正在做出调整,力争在中性化冠名实施后能够存活下来。
中国职业足球实行中性化冠名是抑制足球泡沫,保证中国职业足球能够健康、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也是其他各国职业联赛早已经证明过的,中国早晚要实施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只要北京人和是真心搞足球就不会成为下一个上海申鑫。反之,任何不是真心搞足球的俱乐部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上海申鑫。
人和清除几乎所有一线主力肯定会步申鑫的后尘。
现在中国俱乐部的老板都在根据足协的新规作出各自最有利的行动。必竟老板投资足球并不仅仅因为热爱,中国足球俱乐部从没有盈利是共识,那老板只能从冠名获得一些广告的回报。但又赶上足协推行中性化冠名,几乎把投资人的路都堵死了。只能成本最小化运营,清除高薪球员,只留青年队。如果中甲能活下来就继续玩,如果再降级就退出不玩了,到了乙级没有曝光率更没戏了。
这也是中国足球俱乐部普遍存在的一个劣性,老板投资足球,不是能从球队运营得到回报,更多是广告效应及与当地政府谈判的价码。案例比比皆是,如许家印没投资足球之前只是广州二流房产开发商,自从收购降级的广药改名恒大后,十年时间许老板的身家从280亿人民币涨到218亿美元,恒大地产更是走向全国,跻身一流开发商,这是成功案例。
资本逐利与俱乐部长远发展发生矛盾时,往往俱乐部最受伤。我们看一看人和的历程就知道了:从1995年上海浦东队,到上海中远队,到上海永大队,2006年外迁西安改名西安浐霸队,陕西宝荣浐霸队,2012年又迁往贵阳改名贵州人和队,2015年又迁往北京改名北京人和至今。好不容易在本地培养了球迷基础却只能跟随资本流浪,一个没有球迷根基的球队何谈发展。
足协虽然意识到球队发展的本地化重要性已着手制定规则,但对于目前中国足球环境来说,老板们只投入没产出,这种赔本买卖能维持多久呢?对于投资人来说也是无奈,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弃之可惜,形同鸡肋。所以步申鑫后尘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