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理解为“讲师”。
像清华、北大等一众985高校,学习西方高校,职称按照“助理教授—副教授(终身教职)—教授”走。
其他众多高校,专业技术岗的教师,职称则是按照“讲师—副教授—教授”走。
对于职称体系的问题,可能很多人有误解。在中国和美国职称教育体系是不同的,现在我们国家很多高校都开始参照国外的高校给老师定职称,我想所谓的助理教授实际上是从美国的职称转移过来的。在国内,实际上我们中国一般的教师职称体系指的主要是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
但是目前美国所使用的职称体系一般如果是博士毕业,就是是博士毕业之后就是助理教授,助理教授之后就是副教授,副教授之后就是正教授这样一条路。
从聘用时间上来看,美国的教授分为终身教职和合同教职。其中终身教职,包括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合同教职的职称就比较多了,包括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实践教授,讲师等职称。
如果想找终身教职,一般是需要有博士学位。而所谓我们讲的讲师在美国是指纯粹的教学型的老师,通常都是非终身教职,也是所以系列当中最低级的,可以不需要是博士学位。
所以说从这个体系上来看。韦东奕的助理教授在美国的教授体系当中,就是博士毕业之后取得的第1个职称,相当于国内的讲师职称。
但是现在中国一些人为了称呼好听,他们并不把他当讲师来称呼,而是称为助理教授。助理教授,好歹也带了教授两个字,所以听起来好听一些。因为助理教授再往上就是副教授,副教授往上才是正教授,所以我认为它只是一个中级职称。
先声明一点,助理教授不是教授的助理,助理教授不是教授的助理,助理教授不是教授的助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那“助理教授”到底是什么呢?答案是,“助理教授”也是“教授”的一种,不过属于入门级别(entry level)的教授。
而“教授的助理”则完全是一个行政职位,主要负责帮教授打下手,负责一些行政上的各种事项。
“教授”一般分为三种,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教授(professor)。此外,国外还有一些客座教授(adjunct professor)、退休的荣誉教授称号等。
在等级上,“助理教授”属于入门级别的“教授”。一般博士毕业,或博士后出站,有机会获得“助理教授”的职位。
这个职位和“讲师”(lecture)有一些类似,但“助理教授”有希望直接升“副教授”,有的“讲师”却不能。此外,有的“助理教授”职位待遇比“讲师”一般更好一点。也有的国外高校里面,“讲师”主要负责教课,而助理教授更注重科研。
但有一点,国外的高校中,“讲师”通常也可以带博士生,前提是有博士生申请,而且“讲师”在某个领域也有突出的成果。决定权一般在本校或本院的博士教育委员会手中。而在国内,是否成为“博导”、“硕导”,需要高校特别的考核、批准,控制比较严格。
为何“韦神”职位是助理教授?
两方面来看。
一方面,他在没有博士学位的前提下,就得到这个职位,说明了其不俗的科研能力,这和他在世界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以及获得的科研奖励密不可分。
这助理教授实际上就是讲师,中级职称。不过这些年清华北大等名校开始流行“助理教授”这个词,比讲师听起来好听一些,实际上和讲师等级一样,但比讲师的待遇要好一些。学的是美国,但和美国又不完全一样,因为在美国,助理教授就相当于副教授,但在国内,副教授是下一步才能评的。助理教授在我国不是职称,因为我国高校教师职称体系中没有介于讲师与副教授之间的职称。助理教授的实际职称就是中级,相当于讲师,只是为了吸引优秀人才,给的待遇稍高于讲师,名称也比讲师好听一些,对招聘工作比较有利。
韦神2018年博士毕业,留在北大做博士后,第二年就被聘为助理教授,这个助理教授不是一个职称,这就是高校非升即走的短聘岗位。论职称的话,韦神没有职称,或者是讲师职称。
据我之前的了解,北大是比较标准的“tenure-track”制度,原则上正教授和国家级人才帽子才能进入终身教职。这种标准的常任轨制和一些学校的简化版“非升即走”有一点小区别:
一般高校招聘博士,不管是先做博士后还是直接当讲师,都是直接进入非升即走轨道,只要你评上副教授,在名额范围内你就可以转长聘了。这样进来的博士都有机会,竞争也更激烈,看起来淘汰率就很高。
而北大等高校,在常任轨之前还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短聘,通常是博士后岗位。也就是是说,如果你只是去做北大的博士后,那是不存在非升即走的,而是根本没有升的机会,出站必须走(除非突然有了突出成绩)。只有先成为“助理教授”,才算进入了常任轨,才能一步一步从助理教授到副教授,再到教授。
而一旦进入常任轨了,淘汰率就不是很高了,一般来说,代表着已经有个岗位预留给你了,你只要达到条件就行。韦神目前就是助理教授,下一步只需要达到条件,就能成为北大的终身教授,相信以韦神的才华,这个不成问题,韦神自己估计也没操心过这个事。
感觉有点不太合理,但该申诉确实已经成功了,证明这是合理的。
目前,该场比赛的所有成绩都被宣布无效,比赛将重新进行。
这件事情的经过并不复杂:
8月27日,在东京残奥会女子50米自由泳S11级别的决赛中,我们中国队的选手马佳和李桂芝包揽了金银牌,而且马佳还打破了世界记录。
但是随后就传出了中国队的金银牌被取消的消息,原因是荷兰选手提出了申诉,称在比赛过程中来自中国队的李桂芝将手臂伸过中线三次,导致她不得不在自己的泳道上改变了方向。
当时我们中国队的选手马佳在第3道,李桂芝在第5道,而荷兰选手在紧挨着李桂芝的第6道。这些运动员本身都是视觉障碍残疾,在比赛过程中对方向的判定主要靠感觉,所以理论上来说,李桂芝不小心把手臂伸过了中线是完全有可能的。而事实上,这名荷兰选手的申诉最初是被驳回了,但她马上又提出了第二次申诉,经过裁判团队的核实和商议,该申诉最终取得了成功。
伸手过界是一个非常明确而特定的申诉原因,这种重大的比赛都有全程录像,如果发现确实有这种情况就是违规了,如果没有就是被冤枉了,这东西不太好作假。
所以既然最终通过了这名荷兰选手的申诉,说明中国队的李桂芝在比赛中伸手过界应该是一个事实。这种情况本身就是违规了,这和有意还是无意没什么关系,和是不是真的影响到了隔道的选手也没有直接的关系。
常言道,乱世黄金,盛世收藏。
所谓乱世黄金,很好理解,在兵戎相见的乱世,人命都是朝不保夕,作为政权体现的纸币分分钟有被废的可能,所以纵使再多的银行存款,也没有放在手上的硬通货“黄金”来的踏实,跑路的时候也容易携带,基本十根大黄鱼就可以到国外吃香的喝辣的了。
而盛世收藏,理解起来也不难,当天下太平之时,人们满足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之后,总想把老物件老传统,老文化都拾起来,而文物收藏便是一个非常良好的载体,同样也有巨大的升值空间,如今便是在这样的时期,改革开放了几十年,硕果累累,人们有强烈的学习历史,熟知文物的需求,加上国家宝藏这样的文博类节目横空出世,很容易就会成为众人的关注对象,可以这样说,它是在合适的时间出现在了对的地方,同时国家宝藏一改以往冷冰冰的平铺直叙的讲述历史,而是动用了全新的声光电,请了最知名的流量明星前来站台,有心的编剧又根据文物的特点把有意思的历史故事用舞台剧的方式表现出来,而且还邀请了全国著名的博物馆馆长前来讲解专业的文物知识和其历史背景,这样的节目又看明星又学知识,您说,这样的栏目怎么可能不火呢?
《国家宝藏》的确是火了,而且是大火。绝大多数的国人都认同这档节目。
《国家宝藏》现在已经两期了,第一期故宫博物院,第二期是湖北博物馆。大家对这六件文物的反馈意见非常好。应该承认,把一件文物讲得活灵活现、让大家都喜欢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尤其是怎么样把厚重的历史与当代流行的一些文化结合起来,让大家喜欢上这些文物、想知道它们的背景(知识),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国家宝藏》这个节目就做得非常好。抓住了重点,把每件文物的历史背景、现在的情况以及当下中国的价值观结合在一起,收视率非常高。
至于它为什么火了,自然是有原因可寻。这档节目不单单是就文物而论文物,而是讲到了文物的前世今生,串连起了文物与中国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开启了解读中国古代文化宝藏的新路径。
当然,就文物的特点及其所蕴含的历史意义,我们可以挖掘得比节目短短的九十分钟中呈现的更加深刻。就拿越王勾践剑举个例子:
这把剑长55.7cm,宽4.6cm,柄长8.4cm,重875克,如段奕宏的形容,这是一柄短剑。
看过《国家宝藏》第二期节目的人可能都已经了解了,这把剑是楚国贵族拥有的越王勾践的一把宝剑。中国古代铸剑文化的最高峰其实就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青铜剑的铸造是需要技术的,经过工匠铸造,它才能成为能够防身、保卫自身乃至刺杀他人的武器。其中,铸铜的技术要求是比较高的。节目中段奕宏看到这把宝剑很短,有点惊讶啊。其实平心而论,如果看看周代的剑以及商代所谓的剑,就会认识到商周两代青铜铸剑的技艺还是非常落后的。所以,春秋时期能铸造出来的最长的剑就跟现在的匕手差不多,而相较于商周两代的匕首剑,越王勾践剑已经算是非常长了。
我们在《史记》中还可以看到:发生于越王勾践剑铸造两百多年之后的荆轲刺秦王,这个时候中国的武器铸造、尤其是宝剑铸造又上了一个台阶,当时的剑要比越王勾践剑长得多。从记载中可以得知,当时荆轲拿出匕首准备刺杀秦王,秦王没办法绕着柱子跑,同时想拔自己的剑——怎么拔也拔不出来——太长了!
(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史记·刺客列传》)
如果秦王用的是两百年前的越王勾践剑,这个长度,估计他“唰”地就***,然后直接就把荆轲给“咔嚓”了。下图是汉代画像石《荆轲刺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