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赟定回归国家队,可以有效的弥补国家队边路突击不足的问题,无论是首发还是替补,对国家队都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从个人特点来看,曹赟定突破犀利,结合球能力强,一对一成功率高;在个人进攻加强的情况下,还具备很好的分球和组织能力。作为边路球员,有了曹赟定,艾克森可以回归他喜欢的中路,而不是在边路,增加进球效率。
在2019赛季,曹赟定联赛进2球;助攻11次,联赛排名第三,本土球员排名第二;关键传球67次,赛季传球850次,传球成功率79%;在进攻的同时,曹赟定的防守能力也有进步,场均近一次抢断,解围数据也有提高,加之随着年龄的增长,曹赟定相较以前更加成熟。
这些原因,就是曹赟定有望重返国家队的原因吧。
曹赟定,1989年出生在上海。他出道于徐根宝训练基地,现效力于上海绿地申花足球俱乐部,在球场上司职前卫。
他之所以能再次入选国家队,我认为,是因为有他的独到之处,具体如下:
一、与生俱来的霸气。
球场上的曹赟定,敢爱敢恨,有着一幅桀骜不驯的模样。从球迷熟知他以来,“天赋异禀”和“桀骜不驯”就像一对孪生标签贴在了曹赟定的身上。
性格具有两面性。如果没有傲气和血性,他也成不了现在的“曹赟定”。目前的国家队,如此个性鲜明的球员不多。上海申花28号算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我认为,在球场上踢球,必须有自己的个性气质。没有性格的球员,很难能踢好足球。
因为,足球归根到底,是一项有血性的体育运动。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以弱胜强?为什么能让球迷热血沸腾?就是因为足球有其独特的魅力。
二、别具一格的技术特点。
说起曹赟定在他的足球生涯中争议多多,诸如飞铲师弟武磊和“竖中指”以及“没良心”等等。
在本赛季中超联赛上,曹云定助攻榜排名第3位,十一次助攻数据大半发生在崔康熙入主上海申花之后取得的。曹赟定持续出色的发挥,是他得以入选李铁东亚杯阵容的原因。
此前曹赟定、柏佳俊与西班牙籍主教练弗洛雷斯关系不佳,多次被放在替补席毫无表现机会,球队战绩也异常糟糕,十五轮联赛仅3胜3平9负,排名倒数第三,正是崔康熙半路救火,重新组织球队,快速调动球员,豪取三连胜,摆脱降级区,而且很快就取得保级分数,并在足协杯上斩获冠军,这样的成绩单与康熙知人善用有关,启用曹赟定并且激活他的热情分不开。
这说明一个好教练,懂得用人所长。
有人说曹赟定个性强,拥有着与生俱来的霸气,因此他的天赋异禀就是与他的桀骜不驯有关,这说法让人无语了。
但是,确实因为个性,曹赟定在足球生涯里走过不少的弯路。
在崇明岛时,最初他是球队绝对的核心,但是因为天生单薄的身体,在对抗上吃亏,所以不喜防守拼抢,只爱进攻。而随着武磊的崛起,他被师傅徐根宝从前腰的位置挪到了后腰,这令他非常的不满,从核心沦为配角的落差让他迷失。也因此在训练中与队友和教练产生摩擦,心生嫌隙,一度被根宝戏称为“球霸”。
曹赟定在现在这帮国内球员当中,实力是被严重低估的那种。同样出身崇明岛基地的他,在知名度方面却远不及像武磊,颜骏凌或王燊超那帮师兄弟们,究其原因,与个人的性格不无关系,与能力不关。
曹赟定是那种让人又爱又恨的那种球员,爱,是因为他在足球场上那种敢打敢拼的顽强作风,犀利的突破和广阔的视野,能传能射。恨的是他那火爆的脾气和一点就着的性格,是比赛场上的一种不安定因素。
不过话说回来,一般有能力的人,内心总有着一种桀骜不驯和自诩不凡的傲气,而曹赟定就属于这种。然而这种类型的球员,却是最不受主教练待见的。因为在别人眼里,这是个性,而在主教练眼里,这就是个刺头。
在网络上搜索曹赟定,网页上充斥着各种关于他的负,什么曹赟定大闹根宝基地,曹赟定怒喷主帅,以及曹赟定和武磊的恩怨情仇等等。这样负面新闻的长期霸屏,也让外界增加了对曹赟定的误解。
作为一名职业球员,球场才是他的舞台。曹赟定能够入选新一届国家队,凭借的更多是自身的实力和技术特点对球队战术的需要,也是李铁指导摒弃偏见,知人善用的大度胸怀。还是那句话,曹赟定的实力被低估,他缺少的只是一个适合他的舞台。
曹廿八在李铁手下不会有所作为。李铁找不到曹的使用说明书,更是不想找。曹廿八是体系球员,要多位球员默契配合,才能打出高水平的球来。申花能为他量身定造。国家队绝对不可能。与武磊的不合拍,根宝捏不陇。里皮看得清,换人就换武磊下曹上,不在同一阵容中。东亚杯李铁用曹,但左后卫配不陇,相互之间不信任,虽然出自一个根宝体系,但不与曹配也没办法。曹在那里无球权,留下不拼不抢的诟病。这就是曹廿八在国家队的处境。很难。
根据以往的赛事结果来看日韩的成绩要好于国足,几率这东西只是个参考!关键还得临场发挥,外界一直认为韩国队强,韩国队世预赛被中国队干败,你又怎么说!只希望棒子和鬼子拿出主力来东亚,让国足打他们个措手不及证明11月份热身赛是个烟雾弹,证明里皮的眼光长远,能力不是盖的,让我们重拾信心一路向前!
看到韩国队不就是个打“预防针”吗?见针就怕,看血晕头怎么能行?不学韩国那种粗糙的技术只会靠笨拙的身体对抗踢球,多学日本运用灵活技巧减少身体频繁贴近的对抗伤害比什么方法踢球都重要!总是对抗形式的踢球伤害了自己的身体,遇到长期征程的联赛踢球不成!还是毛主席战略思想论持久战说得好:保存自身实力才能有效消灭敌人!看看欧洲五大联赛中真正会踢球的人都是不随便倒地而会保护自己的球星!因为当你倒地机会就给了别人对方抢得了先机取得进球速胜的机会!裁判有时才不管你倒不倒地的,因为现在有视频裁同时裁决!你想跳水讹都讹不成了,还是拿出真本事来吧,不能再玩花🌸板眼了![灵光一闪]
与有些球迷的观点不同,我认为中国足球被封为“热身赛之王”,正赛踢不好,很大程度上问题也出在心理层面。
1985年世界杯预选赛,中国对最后一场对阵鱼腩香港队,只要打平就可进入第二轮。但是中国队偏偏就在如此形势下主场1:2爆冷输给了香港队。此后,中国对多次遭遇“打平即出线”,就偏会输球的尴尬境地。
90年世界杯预选赛,当时中国男足的实力可以说在亚洲足坛属一流水准,六强战首战拿下沙特***后,中国男足在1-0领先的情况下,被当时并不显眼的阿联酋队的逆转。董礼强在比赛的最后时刻出场,本想加强防守巩固胜果,却不想他连续两次带球失误,让阿联酋在最后三分钟内连进两球,中国男足惨遭第一个的“黑色三分钟”。虽然在赢下朝鲜后又燃起进军意大利的希望,但最后一场比赛中,中国队又是在先进一球的情况下,终场前被对手连扳两球,1比2负卡塔尔。
2018年世界杯亚洲区十二强赛中国队因顾超出击失误0:1输给伊朗后,里皮接手了国足教鞭。他上任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告诉球员们他们有能力,能像强队一样控球、传导球、逼抢,要提出信息。中国队的发挥也越来越好,场上球员也斗志满满,接连战胜了韩国、乌兹别克斯坦和卡特尔。但好景不长,中国队就像高中生一样,骂一顿能好一阵,过一阵又全忘了。就看亚洲杯上的中后卫轮番失误,就看这场打韩国不敢拿球、接到球就大脚往前开,球员怕担丢球的责任,骨子都觉得少输为赢了。
理性来看,这些年中国队实力并没有退步,但其他国家实力都在进步。中国队在场上的技战术水平和精神面貌也总有起伏,踢得好的时候媲美亚洲西班牙,踢得差的时候球迷恨不得自己上。我总觉得,心理问题总是如鲠在喉。
中国队踢出了一种自卑感,天生觉得自己技不如人,上场前就认为赢是侥幸,输是正常。每每到关键比赛,如果心理建设到位,就势如破竹,一旦出现意外,就彻底***,很少见到国足逆转取胜的比赛吧?为什么遭遇“黑色三分钟”的总是我们,总是我们呢?
这个问题,也绝不是引入一名心理师能够解决的。中国队请的心理师不少了,有些骨子里的东西,必须剔骨疗伤才行。
“恐韩症”只是一种调侃,并非是中国球员真的害怕韩国队,关键是技不如人,难以逾越这座大山。至于心理师,还不如注重下球技的培养。
东亚杯第二轮比赛,国足再次输给韩国队,让人又想起“恐韩症”一词,这是怎么来的呢?
在1978年12月曼谷亚运会上,国足0-1输给韩国队,从此之后的32年时间里,中国队在国际A级比赛中逢韩不胜。一直到2010年2月东亚四强赛,国足3-0战胜韩国队,“恐韩症”就此寿终正寝。
其实国足一直以来都不惧怕韩国队,只是总有个魔咒一样伴随着国足,逢韩不胜。球员们拼尽全力,也很难战胜对手。当然也有偶尔出现转机的时候,俄罗斯世界杯预选赛国足也同样战胜过韩国队。所以这次东亚杯国足再次输给韩国队,更不是“恐韩症”的表现,球员们心里压根没有这种想法。
只是面对韩国二队,国足选拔队队员的技术和意识确实完败对手。基本功不扎实,导致信心不足,很难打出真正有效的进攻。
纵观全场比赛,国足也就在开场阶段通过快速反击,获得了绝佳的攻门机会,可惜董学升的打门还是没有命中目标。如果董学升的射术够精湛的话,那说不定也会有机会攻破韩国队的打门。而且国足率先破门,也可以将压力转移到韩国队身上。
压力减轻后,国足球员也才可以踢得更从容,更自在,并将自身特点完美发挥出来。可惜没有如果,国足还是在随后被韩国队破门了。
韩国队打入的唯一进球,还是角球发出后,金玟哉的头球攻门得手。这说明什么呢?国足队员防守注意力不够集中,在人数占优的情况下,也没有做好针对性的防守,从而给到金玟哉机会。
这可是以前国足的绝招啊!现在倒成为软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