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之前,确切的说南宋之前酒是低度数的。后来经过北方少数民族统治之后,带来了高度数的酒。低度数的是用发酵法酿造,葡萄酒,啤酒等等。才会有李白的葡萄美酒夜光杯,高度数的是蒸馏法酿造。近代以后清朝还是北方满族带来的还是高度数,由于所处环境寒冷,喜喝高度数酒。入关后,慢慢影响到全国,直到现在。
视频加载中...带个字幕吧,他说文件大不能上传,只能把原片传上去。
中国白酒在之前受限于技术,一直是低度的,且无法提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问刘十九》中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绿蚁就是指新酒上面泛的绿泡沬。元代未年,蒸馏技术出现后,酒的度数才达到50度以上。到清朝,高度白酒才成为主流。之前的白酒指的是米酒。
高度酒是通过蒸馏取得的酒,应该是源于宋朝末期,那时辽,金等国入侵宋国嘛,因为他们这些出身于草原等寒冷的地方,他们的生活环境注定了他们需要更烈的酒来驱寒,所以就有了蒸馏高度酒的出现
但是在元朝时期并没有得到普及,大概是因为那时候这种酿酒工艺成本太高吧,普通老百姓喝不起,所以一直到明朝时期还是发酵工艺酿的低度酒最被推崇
到了清朝才是高度酒真正开始普及,一直到咱们现在
首先,中国古代没有酒精刻度的概念,判断酒精度的主要方法是摇晃酒液看酒花,分为大清花、小清花、云酒花、二酒花、油酒花。古时白酒的酒精刻度究竟有多高,只能通过现代技术检测的酒花大小与酒精度对应关系来推断。
大清花大如黄豆,消失极快,酒精含量为60~75°;
小清花大如绿豆,消失稍慢,酒精度在50~60°;
云酒花大如大米粒,重叠二至三层,散失时间为20″左右,酒精度在40~50°之间;
二花是大如大米和小米大小不等重叠,形状似云花,酒花散失时间更长,酒精度在15~40°;
油花则大小如破碎的小米粒,酒液表面布满油珠,是高级脂肪酸,酒精度在5°。
传统酿酒技艺中的“看花摘酒”,酒花基本是从大清花、小清花,一直到最后的油花。
其次,酒精度能达到50°,必须要有成熟的蒸馏酒技术。中国的蒸馏酒技术的推广普及起于元朝,当时技术并不是很成熟,直到明清时期才逐步走向成熟。所以有幸最先品尝到50°高度粮食酒的,当时明朝中期以后的人。
其实宋朝大词人范仲淹的一句词,就已经生动说明: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没错,哪怕贵为范仲淹这样的名臣,当时统兵在外时,喝到的也是这样的“浊酒”。
这样的“浊酒”,今天喜欢喝米酒的朋友们可以会很有同感。宋朝时的“浊酒”,其实也是这类:通常是以稻米为原料,酿出的酒大多为黄颜色。因为并非是现代人喝的蒸馏白酒,所以整个酒水颜色浑浊,还飘浮着渣滓,即古人所说的“浊酒”。很多古代小说里,常有主人公抱起酒坛子豪饮的场面,基本都是喝的这种酒。以度数来说,应该比现代超市里卖的米酒度数要低,通常是十度以下。
而除了这类“浊酒”外,同样是唐宋年间,也有一种看上去很清澈的“清酒”,正如李白诗里描绘的那样: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这种清酒往往是在冬夏酿熟,经过沉淀发酵,变成清澈的酒液,度数和浊酒类似,但口感更加香甜。基本是皇家贵族专享。
和现代生活一样,宋朝也有果酒,比如葡萄酒和黄柑酒。葡萄酒属于唐朝就有的,而黄柑酒却是标准的宋朝特色。这种酒的口感酸酸甜甜,色泽也非常鲜艳,用柑橘酿造而成。是宋代许多文人的最爱。典型大文豪苏东坡那句咏叹:拼沉醉,金荷须满。不过度数并不高。现代也有一些传承宋朝的果酒手艺,度数也是十度左右。
当然,比起老百姓常喝的浊酒来,宋朝的果酒,价格真心不便宜。听听大诗人陆游的诗歌就知道:如倾潋潋蒲葡酒,似拥重重貂鼠裘。一睡策勋殊可喜,千金论价恐难酬。也就是说这葡萄果酒,简直就和名贵的貂裘衣服等价。倘若有机会穿越到宋朝,行前带好几瓶葡萄酒,铁定从宋朝发一笔财回来。
那难道在古代,真的喝不到高度白酒?同样是宋朝,也有这么一款:桂林三花酒。这种白酒产于宋朝偏远的广西地区,是一种要经过三次蒸馏才可以喝的白酒,工艺已经接近于现代蒸馏酒。以宋元年间的许多文人笔记说,这种酒的度数,远远高于民间普通的浊酒,几乎就是一碗下来就会醉。但毕竟这种蒸馏技术,与烧酒技术还有所不同,所以度数不会超过20度。
而在宋朝以后,烧酒的技术陆续传入到中国。以《本草纲目》的记载说,从此后“近时惟以糯米或粳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麴酿瓮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也就出现了与我们今天类似的白酒。今天中国人津津乐道的各种白酒工艺,大多都是元朝起陆续演变来。在中国各类酒中,其实是非常年轻的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