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混双失利并非坏事。有利于中国乒乓球职业发展,如果中国选手长期拿走所有金牌奖杯,别国想拿块牌子都难,长此以往,只会打击他人参与热情,在奥运会上只会被减缩项目,得不偿失,让别国拿一个金牌,不妨碍大家的热情。很好!
混双项目两位久经沙场老将担当,赛前评估应该是蛮有把握的,考虑到之前各项寒事比拼基本都能先拔头筹。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决赛中前2局两人配合已经势不可挡,很快占得先机朝着夺冠方向迈进。两人可能心里也发生微妙变化,关键的第三局配合上失误增多,心里防线还是有点心不在焉,急躁起来球打的越来越差,乃至4到5局一溃千里,凭着基本功实力第六局扳回一局。照理说气势信心已经上来,让人想不到的第7局一开始两人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目睹对手疯狂得分,亳无还手之力。眼睁睁让金牌拱手相让。两位老将失去最后一次功成名就奥运机会,对个人对国家荣誉都是损失。任何时候纸面上优势,要化为实实在在夺冠,需要沉下心来,戒骄戒躁,不到比赛最后结束,决不放松,全神贯注,每球必争。胜败兵家常事,吃一堑,长一智,或许对以后比赛大有益处。
我看昨天的混双比赛,第一局第二局太顺了。第三局第四局日本队赢了。许昕刘诗雯有点慌。导致后面发挥不好。究其原因,一是压力大,在传统观念里,乒乓球是国球,中国队不能输,导致球员压力大。反观日本队,立足拼我们,赢了皆大欢喜,输了银牌也能接受。二是球员和教练阅读比赛能力不高,场上应变能力不足。面对水谷隼的搏杀、面对伊藤的多变发球,办法不多。三是昕雯年龄偏大,高强度的比赛到了后半段体力下降。四是日本队为备战奥运,混双金牌志在必得,多年前就开始重点准备。试想,如果我们多年前就重点准备孙颖莎和王楚钦的混双,假以时日,估计日本组合也没戏。
出现了,我在看台上看见了他。作为乒协的主席,这么重大的比赛他怎么可能不出现呢?但是由于混双的主管教练是马林,不是刘国梁,所以我们看到马林出现在场边,而刘国梁则只能作为看客出现在看台上。
1、比赛开始前:比赛开始前双方猜发球权,获胜者选择发球或接发球,接发球者获得选择场地权。
2、发球:发球为两球换发制,当比分达到10:10时采用一球换发制,直至拉开两分得差距决出胜负。获得发球权方确定第一发球者并先行站位,接发球者确定第一接发球者并随后站位,发球位为右手位并在比赛结束之前不变。发球为两球换发制,发球方将发球权交给对方接发球者,换发球之后,原发球方两人交换站位,本方原非发球者接发球。在以后的各局比赛中,第一发球员确定后,第一接发球员应是前一局发球给他的运动员。发球时,球应先后触及发球员的右半区和接发球员的右半区,乒乓球接触其他桌面区域(包括压线)为死球,对方得分。
3、比赛中:比赛之中对方接球之前以身体各部位接触球台使球台移动,对方得一分,此次对抗结束;当比赛双方达到1:1或者2:2进行决胜局时,任何一方比分达到5分双方交换场地。比赛过程中,乒乓球连续触网两次(触网之后没有落到乒乓球桌面上,而再次触网),为死球,对方得一分;而乒乓球触网则为好球。比赛之中以非握拍手接触桌面,对方得一分,此次对抗结束。下一局比赛开始时,双方交换场地与发球权,接发球者为此次发球者上次所接球的发球者。
4.乒乓球男女混合双打根据现规定是七局四胜制,每局11分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