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这个奖是媒体奖,大家要清楚获奖方式是看媒体以及亚奥理事会等投票数。而入选方式则是看当届的世界纪录,多金获得者以及参加多届亚运会的老将。因此,从1988年开始亚运会MVP获得者大多数为游泳或者田径运动员。
除了2010年广州亚运会,林丹以几十票胜出第二名候选人。韩国媒体当年质疑中国利用媒体人数多的优势胜出。但是,当年林丹大满贯也是胜出的一个原因之一。
而且这个MVP还能获得5万美元的奖励。本届亚运会,孙杨4金2银,徐嘉余5金,池江6金1银,除了游泳,田径的苏炳添等运动员也可能入选此次MVP竞选。
但媒体最终会给谁?这个很难说定,并不是池江就稳拿,这个毕竟不是游泳世锦赛,以积分取胜。而是靠媒体投票,因此最终谁会获得MVP其实并不是很重要了。就像仁川亚运会萩野公介拿了MVP,2015年却没参加喀山游泳世锦赛。中日最终代表的还是亚洲游泳,而我们的对手是欧美,澳洲等游泳强队。明年世锦赛才是见真章的时候。
这个奖就让媒体去做决定吧,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如果(如果)孙杨得了亚运会MVP,有些赞助品牌又要‘’死乞白咧‘’蹭热度,挥舞大棒了。
孙杨如果领了奖,比金牌效应更大,依附并追逐利益的赞助企业,可能无所不用其极,又要出昏招了。
败坏了体育稍显纯净的环境。
健康第一,MVP靠后。
呜呼~
相信有很多人和我一样,整个亚运会期间在游泳上听到的最多的有关外国人的名字就是池江漓花子了。六🏅️二🥈的成绩足以让她载入亚运史册。
刚有人私信说想多看点日本游泳队的资讯,睡前我就戳开了推。 第一条推送就是: MVP奖金5w美元!6冠达成的游泳池江是有力候补。
新闻内容: 28号,亚洲奥林匹克评议会举行了MVP的会议,发表了9月2号公布,奖金5w美元(日元555w)的消息。 后面一段就是说本来没有赞助企业,这次就不打算搞MVP,但大家的心情很热烈,于是就进行了再讨论。 真的是一波三折,虽然设立了也不一定是池江的😂但梦想还是要有的~毕竟一直以来在综合性运动会中游泳与田径是最受观众喜爱的项目,其金牌的含金量也最高,代表了一个国家体育运动的水平。本届亚运会,中日游泳大战平分秋色各夺19枚金牌,差点被日本队赶超,尤其是勇夺六金的日本女子游泳超新星“池江璃花子”,将是未来中国女队的最大威胁,王简嘉禾、李冰洁、刘湘等人能否与之抗衡,还有待东京奥运会检验!!
个人觉得孙杨、徐嘉余、王简嘉禾等人虽然同为“多金王”但当选概率还是不如池江,孙杨四枚金牌,徐嘉余五金,他们都是泳池叱咤风云的王者,泳池外,他们跨界同样闪光,将阳光、正能量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上一次中国选手荣获此MVP还要追溯到10年的广州亚运会上的林丹了,他也是此前五位MVP中唯一的中国选手。不管这次能不能获奖,孙杨、徐嘉余等人都已经是我们的骄傲,外界对他们的期待,也变得不再只是泳池的英雄,在他身上寄托着社会责任和榜样力量。希望他们能以身作则,竭尽所能,让中国游泳长时间保持在世界巅峰吧!
谢谢邀请。我一直认为在亚洲黄种人里面,中国人的身体素质是最好的。因为中国地域辽阔,人口,民族,种族众多,各民族融合的过程中,保留了优秀基因,所以说中国人在东亚黄种人里身体素质是最优秀的,这在田径,游泳等体育项目里已经得到了验证。中国人在黄种人里田径、游泳等体育项目成绩最好。而田径、游泳等体育项目也是最能反映一个民族种族的身体素质的硬指标。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中国男子网球,足球等体育项目成绩不如日本韩国,只有一种解释――训练问题(训练不够,或者训练不当,或者训练机制有问题,或者缺乏好教练)一旦这几个问题解决好了,中国的网球、足球等体育项目的成绩都会一飞冲天,至少赶上或者超过日韩是没有问题的。
关注网球也多年了,中国男网确实一直不怎么样,印象中最高排名没有超过一百五十名,相对于曾经辉煌的女网,男网还要走的路很长,但是不是没希望,看看去年吴易昺获得青少年冠军,青年排名已经前十,看了下最近战绩输给了费雷尔,只要努力,我还是看好小吴的,此外希望网球体制改改,鼓励单飞,希望中国男网早日崛起,也出现我们的孙杨,刘翔类的精英人士
图注:锦织圭
大家为中国男网水平太差开脱的一个主要依据,就是亚洲人种不适合这项运动,但是现在这些人的脸已经被打得啪啪响了。锦织圭几年之前就曾拿下了美网亚军,世界排名长期稳定在前十的行列,而现在韩国人郑泫又异军突起,在今年澳网成为了“亚洲之光”,他击败了兹维列夫和德约科维奇这样的顶级高手,杀进了半决赛,并还有机会更进一步。
中国男网水平低,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根基太弱,国内网球的发展,只有短短一二十年的时间。但是这个时间已经足以让一个国家跻身世界网球强国的行列,看看塞尔维亚以及乌克兰这些后起之秀就知道。中国男网始终上不去,更多还是因为相关人士的眼界和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
图注:郑泫
现在国内几个靠前的男网选手,依然被局限在体制之内,他们的训练几乎都只能在国内进行,而参加的比赛也都是一些低级别的挑战赛。再看看锦织圭和郑泫,他们从小就在美国的网校接受最先进的网球理念熏陶,技术打法完全欧美化,进入网坛之后,所有发展规划都严格按照职业化的标准,几乎就是一个脚印一个脚印的稳步前进。
中国男子网球不是没有想过要到国外接受高水平训练的问题,但是受制于经费以及备战全运会等原因,很难形成系统化的训练,效果自然也不理想。像张择和吴迪这些选手,在网坛已经摸爬滚打多年,但是至今还无法摸到世界前百的门槛。
中国男网不是没有好苗子,比如去年在美网青少年赛事中包揽单双打冠军的吴易昺,但是他也必须要走出去,一直留在国内几乎就等于荒废。中国男网肯定不会是无可救药,但是现在急需要一个领路人站出来,就好像当年斯诺克赛场的丁俊晖一样,一个人就可以让一项运动在国内风靡,进而带动更多的人才涌现,如果计划得当,吴易昺也许就会是这个被期待已久的人。
不知道这样说对不对,像李娜一样的成功,需要游离在体制外,而且想要成功的话可能需要从小就培养这方面的能力,可能在中国,就目前来说网球可能不是那么普及,加上中国的应试教育及运动员的选拔方式可能都稍微的有一些不太注重,所以目前可能不能出现比较强的网球选手,不是没救,可能是我们注意的比较晚,想想30年前我们会想到去玩网球么?所以目前网球方面比较薄弱可能也是正常的,但以后要是各方面重视起来的话也许会好,但是需要健全的体制保障,否则也可能扶不起来。